NEWS
分享更多行业知识与新咨询
1.4571 不锈钢材料解析浏览数:102
1.4571(316Ti) 是一种含钛的奥氏体铬-镍-钼不锈钢。钛的加入固定了碳,使材料在焊接后仍具有优异的抗晶间腐蚀能力;低碳含量又让它无需焊后热处理。它在天然水体中具有高耐蚀性(氯离子、盐、盐酸浓度不过高时),但在海水或高 NaCl 环境中仍可能出现点蚀。



01


核心化学成分


钛(Ti)是 1.4571 区别于普通 316 不锈钢(1.4401)的关键元素,其作用是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,避免碳与铬结合导致 “铬贫化”(晶间腐蚀的主要诱因)。具体成分范围如下:
元素
含量范围(质量分数)
核心作用
碳(C)
≤0.08%
控制硬度,过低影响加工性,过高易导致晶间腐蚀(需 Ti 抑制)
铬(Cr)
16.00%-18.00%
形成钝化膜,提供基础耐腐蚀性(抗氧化、抗酸碱)
镍(Ni)
10.00%-14.00%
稳定奥氏体组织,提升低温韧性和抗应力腐蚀能力
钼(Mo)
2.00%-2.50%
增强对氯离子(Cl⁻)的耐受性,抗点蚀、缝隙腐蚀(优于 304 不锈钢)
钛(Ti)
5×C%-0.70%
优先与碳结合,防止铬贫化,提升耐晶间腐蚀性能
硅(Si)
≤1.00%
改善冶炼流动性,辅助脱氧
锰(Mn)
≤2.00%
稳定奥氏体,降低冷加工硬化率
磷(P)
≤0.045%
控制杂质,过高易导致焊接热裂纹
硫(S)
≤0.030%
杂质元素,越低越好(除非特殊改型用于易切削)


02


关键力学性能


1.4571 兼具良好的强度、韧性和加工性,适合冷热加工及焊接
性能指标
标准要求(DIN EN 10088-1)
实际应用意义
屈服强度(Rₚ₀.₂)
≥205 MPa
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,决定结构承载下限
抗拉强度(Rₘ)
515-690 MPa
材料断裂前的最大承载强度
伸长率(A₅)
≥40%
优异的塑性,适合弯曲、冲压等冷加工
硬度(HBW)
≤210
低硬度易切削、抛光,表面处理性好
冲击韧性(AKV,-196℃)
≥40 J
低温下仍保持高韧性,适合低温环境(如冷冻设备)


03


核心性能优势


卓越的耐腐蚀性

基础耐蚀:优于 304 不锈钢,可耐受弱酸碱(如醋酸、柠檬酸)、淡水、海水(低 Cl⁻浓度);

抗晶间腐蚀:Ti 元素抑制碳铬化合物析出,通过 “敏化处理测试”(如 ASTM A262 E 法),适合焊接后无需固溶处理的场景(如管道、容器);

抗点蚀:Mo 元素提升对 Cl⁻的耐受性,点蚀电位(Eₚᵢₜ)高于 304,适合化工、海水淡化等含氯环境。

稳定的高温性能

长期使用温度:-270℃~450℃(低温无脆性,高温抗氧化);

高温强度:优于 316 不锈钢,适合高温工况(如锅炉管、加热元件支架)。

良好的加工与焊接性

冷加工:可进行冲压、弯曲、拉伸(伸长率≥40%),冷作后需退火消除应力;

焊接:支持 TIG、MIG、电弧焊,焊接后无需固溶处理(Ti 的作用),但需注意避免焊材含碳量过高;

切削:硬度低(HBW≤210),易切削,但需使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刀具(避免粘刀)。


04


应用领域


化工与石化行业:反应釜、管道、阀门(耐受酸碱、含氯介质);

食品与制药行业:储罐、输送管道、设备内壁(耐腐蚀、易清洁,符合 FDA 认证);

海洋工程:船舶配件、海水淡化设备(抗海水腐蚀);

低温工程:冷冻设备、LNG(液化天然气)管道(-196℃仍保持韧性);

高温工况:锅炉管、换热器(450℃以下长期稳定)。


05


与相似材料的区别


1.4401(ASTM 316)是 1.4571 的 “无钛版本”,两者核心差异在耐晶间腐蚀性能应用场景

对比项
1.4571(316Ti)
1.4401(316)
关键元素
含 Ti(5×C%-0.70%)
不含 Ti
耐晶间腐蚀
优异(焊接后无需固溶)
一般(焊接后需固溶处理,否则易敏化)
高温强度
更高(Ti 提升高温稳定性)
略低
成本
略高(Ti 元素添加)
更低
适用场景
焊接结构、高温 / 低温工况
非焊接结构、对成本敏感的耐腐蚀场景



本文来源:网络AI生成,仅供参考


服务热线:

16605102507

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纺城大道289号 (南方不锈钢市场)8幢102号
邮箱:pansuimin@wanguobxg.com

Copyright © 2023 江苏万国金属科技有限公司
苏ICP备2022041356号